《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古诗描写了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无限依恋的情感,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这首诗采用借景抒情的方法巧妙的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中,情景交融、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从而表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
设计理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部分第六条明确指出:诵读优秀诗文,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紧紧围绕《课标》要求,引导学生“读中感悟古诗内容,读中想象诗歌画面,读中体会作者情感,读中感受无言之美”。教学中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节课我采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学方法,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深刻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读唱结合激发了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
学情分析:
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在课前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学中,通过“诵读、想象、写话、唱诗”等教学方式,结合多媒体课件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从而突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背诵古诗。
2.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句的含义。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受诗歌的意境之美。
4.激发学生对祖国经典诗词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幻灯片、《送别》歌曲音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歌曲视频。
2.古诗《赠孟浩然》和《赠汪伦》。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送别》歌曲,学生老师一起欣赏。
这首歌大家熟悉吗?它是由古诗改编的一首歌曲。在古代交通极不发达,人们离别之后就很难相见,所以那时候有关离别题材的诗别多。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就是其中的一首。
(设计意图:由《送别》歌曲引入,既增强学习古诗的趣味性,又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
二、出示课题,了解诗意。
1.学生指名读、齐读课题。
2.题目的意思你明白了吗?
(设计意图: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学生通过多次朗读诗题大致了解古诗的内容,为理解古诗做铺垫。)
三、初读古诗,熟读成诵。
1.学生根据自读要求朗读古诗。
2.指名读、比赛读。
3.齐读。
(设计意图:教好古诗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感受了古诗的音韵之美、汉语之美,并对古诗的意思渐渐理解,真正实现以读代讲。)
四、合作探究,理解诗意。
真是经典不厌百会读呀!相信同学们在一次次地朗读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一)出示合作学习方法指导:
1.把你的理解和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借助诗下注释,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里请教。
(二)全班交流。
1.介绍黄鹤楼资料。帮助理解“西辞”。
2.借助诗下注释和图片理解“烟花三月”,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词语把扬州烟花三月的情景描述出来。(鲜花盛开、百花争艳等)
3.把长江“千帆竞发”的场面和诗人眼中的“孤帆”做对比,感受诗人此刻的心情。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板书:依依惜别、留恋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借助诗下注释和老师的引导自主探究、自主学习更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五、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 借助资料引出李白和孟浩然交往的小故事,出示古诗《赠孟浩然》帮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配乐吟诵古诗,升华情感。
3.相见时难别亦难,这次一别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李白望着滚滚东去的长江之水思绪万千,他在心里会对好友说些什么呢?
以“李白在心里默默地对知己----孟浩然说:‘……为开头写几句话。
2.交流写话。
(设计意图:借助李孟之交的小故事和古诗《赠孟浩然》再次感悟两人的情谊之深,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体会诗歌的无言之美。)
六、对比阅读,了解写法。
1.对比阅读《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发现两首诗在写法上的不同点。
2.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
(设计意图:了解古诗的写法,感受诗古诗的意境之美。)
七、课外拓展,激发情感。
1.引入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资料。
2.欣赏歌曲《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布置作业:积累送别诗;办一期“诗海拾贝“手抄报。
(设计意图:读唱结合,积累古诗,激发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下一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赏析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推荐
头条专题
友情链接
热门标签